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7-09-24

星期一:今日不宜开会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南桥 ,3x[%A!S  
VVUuX,=g(s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dny1..`  
TUMN(2yG@  
K]1h }  
bJ\"!&$,  
QmXcpK;G%  
Yx2Cg)KVb  
!XNA>%$u  
FY"ig4(  
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里有句这样的话:“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同样,星期一那天我们几个部门都想用一会议室开会,我看了看历书,也掐掐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开会。”和二诸葛不同的是,我能拿出一份研究报告来。 ~3MDPE^M  
IBUNSq  
bXbXO_;  
d! YSpP.T  
加拿大心理学家、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教授德比•莫斯考维茨(Debbie Moskowitz)在她的一项研究中,为我们画出了一幅一周工作节律图。根据她的研究,人们在一周之内从事不同任务,其效率会有很大不同。电影《朝九晚五》(Office Space)中,三个白领员工一到星期一就发闷,需要到小馆子喝咖啡才成。那里的侍者都这样招呼: “又犯星期一综合症了?”而此影片中的另外一句经典台词是:“统计表明,星期五是炒人的最佳时间,最省心。” |Y0{hF.D  
-$q~!'@  
`m<N3 ,  
*UsWtig3<  
莫斯考维茨的研究使得这样的零星观察更为细化,也更有指导性。她认为一周的前半部,人们的精力旺盛,态度和行为比较激进,到了一周末尾,人的精力开始下降,却也更易通融。 UD2izFC  
Y5+B#  
WV ]WK&)nf  
=?&83OAn  
!~`T"YB]!<  
.Rdv^]A  
莫斯考维茨将她这份研究报告发给了我。在报告中,按照主导性(dominant)-顺从性(submissive)、亲和性(agreeable)-争吵性(quarrelsome)几个行为倾向,对人一周的行为规律进行的研究。从研究报告上看,人的顺从性在星期四最高,而星期二则是主导性最高的时候。将这四方面属性的起伏组合起来看,我们会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结论: (F}t+w)u]  
h8h1 @x  
-ExW.iZ  
3%4.so-]4"  
星期一确实是我们常说的黑色星期一。双休之后,人体的生物钟往往还没有调解过来,没有在24小时结束后,自动归零,而不知不觉地延续到“第25小时”。因此,星期一是员工请假的高峰日。 P7do,5!v  
QKJE')  
K?s>iMD|  
mM\.Nl hL  
我的实际观察确实也验证了这个结论。星期一请假的人确实最多,制造请假借口的创意也最活跃。有人说他车胎轧了蜗牛,爆了。有人说他外婆死了。有的人让外婆死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活不过星期一。由于人手减少,星期一上班的员工压力最大。 'ty@pW#n  
VxDNMSi  
~#bvK[>~vP  
3n#P 3  
研究表示,星期一得心脏病的机会比平时高33%。看来星期一不是埋头做事的好时候,这时候最好分派任务,规划,设定目标。由于星期一大家心情都不好,不要在这时候去处理矛盾,把一些人的心脏病气发。总而言之,星期一的时候大家都要悠着点,不能太冒进。 NE ov  
 e|8unE  
i4W %odY  
7g^,hoP n  
星期二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星期二上午十点到中午这段时间,人头脑最好使,不如将一些难啃的骨头留待此时去啃。同样有趣的是,星期二下午也是网上求职的高峰期,有家网上招聘公司发现,星期二下午是其公司网站流量最大的时候。 8b.~}U/GBZ  
t'<49E,z;  
v&>e9o2z0*  
g[zB"y_$qe  
我发现我的博客读者流量,也是星期二下午最大,尚不知此现象如何解释。对组织来说,不如利用此时间,安排员工一周内最有挑战性的任务,免得大家没事想上网找工作跳槽。 @,J9  
( stK5\{a  
1[VsQ4  
>gis_kI)  
星期三是一周的转折,此时大家精力还是很好,且思路活跃,最有创造性。莫斯考维茨指出,这一天是制定战略、开展“头脑风暴”的最佳时间,也是决策技能最能得到发挥的时候。有鉴于此,她建议这一天可安排会议。她还认为这一天财务人员效率最高。看来星期三跑去炒股不错。 &N~rK?x7y  
^ePI(WU,M  
uqt#C  
vI#'19w  
星期四基本上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时候人们在一周开始时的雄心和精力均已下降,却又对即将到来的周末充满希望。星期四到了,星期六还会远吗?这时候人也变得比较通融。如果你要找老板求加薪,最好选择星期四,因为总体上说,星期四的时候人最好说话。那么同样,这种时候去找客户,客户向你妥协也最有可能。 1u]q&=  
sf@7-sAh  
F"8 U=vk{3  
`- g<S@*`  
研究表示,星期五的时候人们最容易冒险。莫斯考维茨发现,这一天参加其研究的人员喜欢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另外,熬到了星期五,人们总希望一周事一周清,一些一周内纠缠不清的事情,大家都喜欢这个时候来个了断。星期五大家也需注意出行安全,这一天司机也更愿冒险,且有很多人赶时间参加星期五安排的工余活动。星期五是交通事故高发期,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比平时多出13%。 dX9wn@U  
*0#\J\vZk  
5c"U|-!{  
9WnDSru1&  
对于中国朝九晚五的员工来说,上述结论可能略有不同,比如自驾车上班的还是少数,星期五交通事故比例更高的结论未必适用。此研究是针对人员行为所总结的概率。作为一个理论,还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如《信息一代:数据如何统治世界》(Information Generation: how data rule our world)一书所言:我们必须用数据把理论拷打得抱头痛哭才是(beat the theories until they squeal) 。莫斯考维茨的研究是一起点,应该引领更多同等性质的行为研究。 dY *Tdg4?  
l f+ 89l  
A2D+q8G  
LG\6~3Xx  
收到报告后,我又对莫斯考维茨教授进行了电邮采访,问她研究结果会不会有文化差异,比如对中国人是否适用。她说差异不是没有可能,比如有些文化中,人的行为可能更多受制于其它因素,比如地位的变化,情境的变化。不过她接着强调,只要工作周期都是五天,那么她认为这些节奏就是大同小异。 $ V0y@>u  
$nx?<83  
\M]y`  
knhV@  
在邮件中,她又补充说,机械地给一周每一天开出“宜”与“不宜”其实很困难。她说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并不稳定,而是有起有伏,我们与他人交互的过程中,我们的行为存在节奏或曰周期。”如果留心,一个人总可找到发挥最佳业绩的规律。 Q@>u!(\5^  
o U5k!  
C2cS?  
Fs3k@Gl  
事实上,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古老国家。莫斯考维茨似乎是在无意中闯进了一个充满奥秘的魔衣橱,那里已经有很多中国先贤在恭候了,只是他们没去使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而已。 r9|J.h4'"M  
 eq7T qt  
rOtN* R,  
pL#>7"^E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了一种境界“御六时之辩,以游无穷。”掌握了时间应用的规律,反而可以超越时间。 4]\WU2W  
} ,B0YKN/E  
|03YcS}BM  
YQ<V|~i]H  
我在几个美国城市都曾看到过《高效能经理人的七个习惯》作者柯维(Covey)的专卖店,店中有其时间规划的小册子。可惜它并未对不同时间段的潜力明确区分。时间不仅是量,也是质。时间与时间并不对等。时间就是金钱,被误用的时间就是分币,乃至假钞。星期一上午写建议书,效果和星期二上午写一定不一样。现在要做的,是发现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发挥最佳。 s ,# *Y  
;,,(Xu2w6  
Rg5x xM  
37JdG"  
套用一个流行的说法,或许也有一个2.0版的时间管理:你发现出你一周的周期,应时而动,从而将效率发挥至极致。必要的时候,你也要了解同事、上司、下属、客户、供应商一周的节奏规律。所谓时机,不过是你找对了人,找好了时间,做了合适的事。 vUm:E @ %.  
* G}@W  
"7p~4  
h12iKr?s4  
过去,这话说了等于没说。现在,莫斯考维茨的研究总算给了我们一点实际的指引。 LW%w!%t  
R'w[{N7  
dsU*"RH  
6;V.{u=G  
比如,星期四去找老板商谈加薪吧,那时候他还好说话。不过别忘了,你的老板或许也发现了此规律,正磨刀霍霍,准备星期五裁人呢。 ^_B8A;:.  
w/j dk}|E  
D PT27Lx4  
;/A0EpNO  
作者:南桥,美国马歇尔大学课程设计师 (;fv{ pY  
Q!hb8K5y  
作者邮件:berlinf@yahoo.* NkRv5h$s  
?|%yGj8I  
博客:[url]**.ftchinese.*/ftblog/u/nanqiao[/url] j9 ] gp<  
W$h-EF'uu  
.{R06J  
c2 Y'1  
); C4Qa  
{}6AjWRFy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6391)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