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员工管理,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规范制度和完善的学习提升机制,小公司有小公司的亲情管理,都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里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任何管理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利弊的博弈之间,仍然会有许多没有兼顾到的人在抱怨。或许,企业不安定的种子就会从此埋下。 (~*DdBsy 2Rkfr c74
V_K2
UGF ckaVV %
几天前,笔者朋友所在公司做出了一个举措:为公司所有享受电话补贴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没人配置一部新手机,价值3000多元,含话费;不享受电话费补贴的公司总部人员没人一次性那补助电话费用600元。一时间得到公司所有员工的用户和支持,被第四季度沉重的销售压力折磨的有些憔悴的员工们,突然间又焕发了活力。 i[hpo't\ }Xp wl
D
eO?e+J u\rG \u
听到这个事情,很多人会说:人家是大公司,家底厚实,能给员工这么好的福利待遇。而我们公司是小公司,没有那么殷实的家底,没法这样厚待员工啊。尽管我也很想这样。其实不然,不妨听笔者给你仔细分析一下: 0,4-y| i/ }Yq;DfC!
RNA:1X@p *lclm
首先:价值3000多元手机并不是公司花真金白银购买的,而是参加电信运营公司“存话费送手机”活动换来的。公司只是提前将员工的电话补助先支付了出去,再由员工每个月按照一定标准使用。公司在短时间内增加了话费支出费用,但是长期来讲,并没有任何额外支出; |ya= [Y5{hB
U <<SHY7P\ =19K[K[:
其次:给每位享受电话话费补贴人员配置了手机之后,有个要求就是在15个月内,该人员必须在公司就职。15个月内,手机的使用权在个人,而所有权在公司。未满15个月离职者,将需要全额支付手机购买费用。此举保证了公司人员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 kB1#wVA,` P?tP"!
Y
E+bm)Xyn} )YZ-^etiW
再次:真正支出的是不享受电话话费补助的那一部分公司总部人员(15人)。如果不照顾他们的感受,会对日常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影响。于是,公司在电信运营公司存话费送话费活动中,选择存400送200的套餐,等于公司只是给每个人缴纳400元话费,而个人则可享受1年内每月50月的话费使用权。同样,保证了公司总部员工的情绪,以及人员流动性的降低。而这一部分实际的支出,也仅仅是6000元。 42$} Y*# )s7P S#t8
<
YYze cH"E@V!zIs
解读到这里,大家或许都豁然开朗了。笔者也不得不佩服朋友所在公司老板高明的管理手段,面对公司50多号人仅仅用了6000元钱,就在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营销From EMKT.*.cn大战中为全体员工鼓了士气。除了称赞其老板的妙招之外,笔者思考的则是:对员工高效的管理,究竟靠的是什么? [mNa16m] #06dWX7yDQ
n: yk^ yb Q"cLf
制度?当制度管理越来越失去实际应用效应,被员工弄清楚其中的漏洞的时候,也就是无管理形态出现的时候。所以,单纯依靠制度管理,容易磨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能一味的迷信制度约束; -{K@T&N 8jJ)e=
`jb09E E Y@|lETCd{
感情?这是许多私企老板惯用的招术。这种手段在企业发展初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伴随企业发展面临种种问题的出现,依靠感情管理的企业往往不自觉的出现许多正规企业不该有的人情、小团队等不和谐因素; TXi!Xa_v thf7>.A
(|d6OK[T 3poD?5k:M
…… /rgn8A
+G7$w`'m
4D$'.864? ?Fw,9C0
其实,看了上面的那则案例,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反思企业日常对员工的管理,是否用心了?用心去研究员工缺乏的是什么因素,有针对性的解决,才是让员工感激企业,提升员工责任心和凝聚力。因为笔者很相信的一句话是“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让人感恩!” u$uG=i3wh 8e/>h5.DA
_:U\9D 8<fx|jr|
例如某位员工病了,我们可以由企业负责人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到医院或者家里探望;某位员工过生日了,我们可以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送上生日祝福和礼物;某位员工确实家里有困哪了,企业可以在做好资金风险预警和有效回收的情况下,主动多支付几个月的工资来帮助员工渡过难关;当然,也可以仿照上面案例中的企业,花小钱来提升公司在员工心目中的号召力。总之,核心的是要企业负责人多用心来做,平时多了解员工的真实情况,而不只是高高在上凭借经验和模仿、照搬其他企业的方法来对待具有完全不同情况的你自己的员工。 MJ0y\V@$ C!@cWvL2),
IzihDKdj R'Icd}s
用心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来自己考虑。员工队伍团结稳定,员工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企业何愁市场经营不成啊? >Gw;6rzX P
:R-B
Mfxp1T^ Rym\qpjN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