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生,首先要找到做人做事的起点,我们可以把这个起点称之为“1”。这个“1”,包括经济意义上的“1”和社会意义上的“1”。经济意义上的“1”,就是俗称的“第一桶金”,是干干净净、结结实实的本钱。社会意义上的“1”,就是做人的本份、做人的良知和常识。经济意义上的“1”好找,找到以后还可以添上若干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但是社会意义上的“1”很难守住,一旦守不住,就会丢掉本份,迷失本性,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这就危险了。人是会随着财富的增长、身份的变化有所改变的,但有些常理、本份的东西永远不应改变。 -`![L#)wzo
+BLfEc
我们都有个体会,越简单的东西越不理解,越熟悉的东西越感到陌生。比如照镜子时,都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一旦合上镜子,谁都想不起自己的模样。我们常常不理解古人在说什么,其实大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天天背,却不知道“学”而不“习”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愉悦,如果不实地走一趟永远不知道蜀道到底有多难!西方的哲学科学都建立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可是我们常常只知“学”,不知“习”。孔子说:“不患无位,患何所立,不患莫己知,患何所知也。”不担心没有合适的职位,只担心没有能够站稳脚跟的本领;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问自己有没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都在怨天尤人、舍本逐末,从来不知道“反求诸己”,不知道做人的本份才是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rU9?8<
&ny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