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变到质变 FzDg%^6 2
—— 一建分公司细化管理构筑“质量效益链”侧记 Y dJYQkXY
中国石油报记者王进(中国石油报2009-05-21) p{2
o5 TR%
E8i>-,|S
市场在变,企业应对市场的“招式”怎么变? (tE 8s)
^h&ws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第一建设分公司的做法是: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营管理上,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精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效益链”。今年前4个月,这个分公司营业收入8.76亿元,是计划的127%。
jl1=;~:D
@?$"{1
.
经营规模,由扩张变收缩 FsoJ2rc
6P=k)/1
近几年,一建分公司年营业收入屡创纪录:2001年7.1亿元,2003年10亿元,2008年50亿元。其经营阵地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但经济效益同比增长率却并不高。 _?m3]o
:bH,P#O
一建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识到:逐年快速递增的营业收入和大规模扩张,已导致技术力量跟不上、管理控制难到位、安全质量难保证,不从高风险、低效益的市场撤出来,最终会使一些工程项目陷入成本无法控制的恶性循环之中,将成为制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FqxR
J]J$qGvUi
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市场收缩的形势,一建决策层决定:为规避市场风险,迅速从增人增量式的市场规模扩张中撤出来,从低效益高风险的市场上退出来。分公司先后从河南、山西以及南方的地方市场撤出,并中止了利润率过低的项目投标。 FP|r5VUfH
?_.h=3V!
这个分公司收拢五指,重点出击,全面进入中国石油重点投资项目和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先后中标7套工程,并集中优势力量进军苏丹、哈萨克斯坦、乍得等海外市场。 )z"a_
6#M<5
从规模低效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使一建登上了崭新的发展平台。 A%$
HKjfG
bB_J)he N
打拼市场,由末端跨前端 9P&Z5QSd2
PTh616\l
在市场环境中,一建分公司的生产经营一直处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业务链的末端。
a_9U* ;S
+,Rv.mAg
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去年3月,集团公司将一建公司与工程建设(集团)公司、华东勘察设计院整合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优势互补、借力发力的组合,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 dHZ9\8,
{u)} Q%
今年,集团公司将工程建设业务定位为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是核心业务链的关键环节。这为工程建设公司增强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功能创造了条件,也为一建分公司借势迈入高端市场提供了平台。 E b|~%'a
-M%b}2U_j
然而,企业发展仍承受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在国际上,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能源需求和炼建投资明显减少;在国内,集团公司对国内产能和炼化项目进行了相应调整,石油工程建设市场工作量减少。 6lf%2
[%/<rM''A`
鉴于此,一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市场结构,突出保证集团公司工程,同时对中海油、煤化工等大型优质创业绩工程重点跟踪优选,积极开拓国内施工总承包工程,力避低效工程。 }Vin^V4
cP*Fv"6
为控制经营风险,一建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全程处理重大经济活动,统一监控市场评估筛选、招标评估确认、投标评估与审核、合同评估签署。同时,下达禁令,未签订合同的项目坚决不允许施工,违者将受到严罚。 TqX_qG
,h>BZ(\(}
施工管理,由粗放到细化 mN{:3zi
Sy:1id0p`
粗放型管理已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就必须在管理上“精耕细作”。 !QcD vNp
W: b?eO8]
这个分公司针对个别项目出现的焊接质量隐患、施工管理疏漏,追根寻源。一建党委书记马天华在一线调研中指出:“慈大于严,宽大于紧,这是责任心的缺失!” .qOTY@8M&
AqWb1f>=
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有高效的管控能力和流畅的操作流程。据此,一建认真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制定新的细化标准和实施流程,实施从项目设立到终结全程的标准化。 ;c+b~
D3Y<$>=
在迈向精细化管理的征程上,一建人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建总经理丁仁义告诫全体员工:“绝对不允许任何弄虚作假、逾越规范、简化流程的事件;绝不允许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盲目抢上工期,绝不允许以牺牲声誉为代价,盲目压缩成本,绝不允许以牺牲职业道德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安逸。” < |